一箱200元补贴
到手变60元
10万元国家补贴款
被截留近5万的手续费……
蜂农的补贴款究竟去了那?
"国家给的补贴明明是每箱200元,怎么到我们手里只剩60元了呢?"近日,本报收到福州永泰县葛岭镇赤壁村多位养蜂人投诉,称他们应得的养蜂补贴被截留。7月8日上午,本报记者赴赤壁村采访。
赤壁村一共有四个养蜂专业合作社,其中贵何林业专业合作社、文洋林业专业合作社、玉富院林业专业合作社均有蜂农接受记者采访,他们所反映的情况与投诉基本一致。国家给予蜂农2018年度的养蜂补贴是每箱200元,但是这三个专业合作社的蜂农到手的补贴却只有60元,其余140元迟迟未拿到手。
赤壁村的蜂农咨询了附近的葛岭村、溪洋村等村的蜂农,了解到别村的蜂农到手的补贴款在每箱180元左右。蜂农陈顺兴告诉记者:"别的村都说了补贴是200元,但是分钱的时候会少给一些,作为办理补贴的手续费,蜂农也都接受180元左右的实际到手款。但我们村只拿到60元,也没有人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剩下的钱去哪儿了?问来问去,村干部都说只有60元。"
记者当场以蜂农的身份致电永泰县林业局,林业局工作人员明确告知记者,补贴是每箱200元,早已经一次性发放到位,这是给予蜂农的补贴,专款专用。
既然补贴是每箱200元,那为何只发放了60元呢?记者找到了玉富院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黄桂玉。他给记者解释了每箱200元的养蜂补贴是怎么缩水到60元的。
黄桂玉告诉记者,他是村里指定的玉富院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但是由于比较忙,也早就跟村干部言明没有时间管理一些日常琐碎杂事。2017年时,赤壁村村委会主任余陈文找到了他,跟他说,很快会有一笔养蜂补贴下来,每箱是60元,由村里负责操办。
2018年,当补贴下来后,黄桂玉就发现,补贴并非每箱60元。"我们社一共510箱蜜蜂,账户上是10万元,差不多是每箱200元。"
但是这每箱200元的补贴并没有到蜂农手里。据黄桂玉回忆:"10万里面被扣了47000元的手续费,还有什么项目验收费交了5000元,然后我拿了组长补贴3000元,还有车费杂七杂八的费用,最后还留了1万元当做扶贫款,最后就按照每箱60元的标准来发放了。"
国家的养蜂补贴属于专款专用,为什么会被扣将近一半的手续费?为什么还会有验收费及车费等等额外的费用?这笔钱到底是谁收的?有什么合法的依据?
为了印证核实蜂农和黄桂玉的话,记者来到赤壁村村部想采访余陈文,虽然村主任办公室的门开着,里面却空无一人。电话联系余陈文,一直处于占线状态。随后记者编辑了一条信息,告知身份,并表达了欲采访养蜂补贴一事。
随后记者再次拨打余陈文电话,电话接通后,余陈文随即表示在看刚刚收到的短信,便立即挂掉了电话。五分钟之后,记者再次拨打余陈文的电话,电话便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截至记者发稿前,余陈文也未回复记者的电话或短信,更未就养蜂补贴被截留一事进行相应的回复。
今年80岁的陈顺兴养蜂几十年了,他一家都在养蜂。他无奈地表示:"蜜蜂都养在山上,属于看天吃饭,天气好,那可以赚一点。天气不好,没有蜜,我们还要买蜜来喂蜜蜂,不然蜜蜂都会饿死。所以每年收成不固定,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钱。本来听说有补贴,这也是我们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拿到补贴,200元一箱其实就是我们坚持养蜂的底气了,就算天气再不好,也不至于亏本,真正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但这个钱莫名其妙就少了,让我们很难接受。国家的好政策怎么到底下就变歪了呢?"
作者:福建法治报记者 朱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