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官
手
记
///
一碗蜂蜜水
青岛市黄岛区法院 周珊
从事法官这个职业已经20余年了,审理了数千起民商事案件,阅览过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虽有颇多感慨,但大部分案件如流水般,随时间的流逝幻化成了数字、符号……逐渐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没有印象了。但记忆中总有那么几起特殊的案件,或是几个特殊的当事人,或是几件特别的事儿,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也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或许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家长里短小事、小案子,一些普通平凡的人,却总能让人从中感悟到些什么,或者从中得到些人生启迪。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儿,是一碗蜂蜜水的故事。
那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初冬的一天,单位组织女干警到体检中心体检,一大早我便空腹赶到体检中心。做完了抽血等常规检查,只剩下妇科B超一项检查了。医生告知,必须要憋足尿才能检查该项,让我先去憋好尿再检查。我心想:早晨一滴水也没有喝,为了尽快做完检查以便赶回去工作,一定得快点儿多喝些水。于是我便到附近的超市去购买矿泉水。挑好了矿泉水,正排队付款时,突然听见有人轻轻叫我,
“周法官……”
我循声望去,一个老妇人正用探寻的眼神望向我这边,我略有迟疑,这个人到底是谁?我脑海迅速翻腾,快速检索储存的各种信息。
“周法官,果真是你啊!你来这里干什么?”老妇人走上前来,关切地问道。
一刹那,我突然想起来了,她是我两年前审理的一起继承纠纷案件的被告,但名字一时记不起来了。她叫住我要干什么?是与案件有关吗?案件后续还有什么纠纷吗?职业的敏感让我立马警觉起来。
我客气的回答:“哦,哦,阿姨,我来体检中心体检,做B超需要憋尿,我来买几瓶水。”
我拘谨着,法官职业道德要求我们禁止私下接触当事人,工作之外的场合突然与当事人碰面的情况比较少,我有些不自在,并刻意地保持与她的安全距离。
她看出了我的疑惑,连忙解释道:“周法官,现在天这么冷,你怎么能喝凉水呢?女同志喝凉水不好。我家就在附近,很近,几步路就到了,我给你倒些热水吧。”
“不用,不用,阿姨,我喝点儿矿泉水就行,不麻烦您了。”我连忙拒绝。
“周法官,您不用害怕,也不要有顾虑,我没有其他意思。之前,您审理我的案子,公平公正地解决了我们的纠纷,我心里很感激,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呢!当初连句谢谢都没有机会说,看你每天那么忙碌,也不好意思打扰。今天,刚巧在这里碰见了,你就到我家喝杯热水吧,就当我表达一下谢意也好。”
听她这样说,看到她诚恳的眼神,我心里的警觉放松下来,回答道:“哦哦,阿姨,不用客气,那都是我的本职工作。”
“不不,不一样,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心地善良,不惧权贵,一身正气,是真心实意帮老百姓办事儿的好法官……你要是相信我,咱别站在这里说话了,到我家喝点儿热水。我跟你唠唠心里话……”她执意、热情地邀请着,我实在推脱不了、也不忍心拒绝一个老人家的好意,便随她一起到了她家。
这是一套面积不大的二居室,干净整洁,她让我在客厅沙发上坐下,自己便忙乎着去厨房倒热水去了。趁着她去倒热水的时机,我赶紧回想她的案子。那是一起继承纠纷,老妇人的继子女起诉她,要求分割他们已故父亲的遗产。她与老伴儿均系丧偶后再婚,两年前老头儿因心梗突然离世,未留下任何遗嘱,继子女便将她告上了法庭,要求她搬离现居住的在她老伴儿名下的房屋,依法分割遗产。受理该案后,我仔细研究案情,梳理人物关系,本着维护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倡导家庭成员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的理念,反复耐心地做她继子女的调解工作,希望把房屋留给老妇人,双方能和平解决纠纷。但她的继子女虽均有一定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都十分好,但寸步不让,还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我,希望不要将老头儿名下的房屋判给她。在尝试了各种调解方案,做了大量调解工作后,仍未能做通工作。为了妥善处理该案,我又到社区调查了他们的家庭关系情况、老妇人的实际生活情况,最终审慎确定遗产范围,并将房屋判归了老妇人,老妇人支付其继子女应分得遗产份额的折价款。判决后,双方均息诉服判,老妇人也主动履行了付款义务,案件就这样审结了,就像我审理的众多案件中普通寻常的一件,搁置到某个角落里,逐渐淡忘了。要不是这次偶遇,我可能真的记不起来了。
她到底想跟我说什么呢?我心里正疑惑着,老妇人端着一大碗热水从厨房出来了。只见她小心翼翼地用两只手捧着一个大碗,那是一只比平常的碗大数倍的瓷碗,更像是个大汤碗,可能是水盛得有些满,她慢慢地挪着步子,生怕有一滴水洒出来的样子,缓慢地走了过来,轻轻放到我面前的茶几上。我看着眼前这一大碗热水,内心微微有些感动。
她说:“快喝吧,不烫,是温热的。”
我双手端起这只大碗,轻轻喝了一口,哇,好甜啊,一股带着花香的清甜香气在舌底蕴蔼开来。
她笑盈盈地说:“我想着光喝白水喝不下去这么一大碗,就加了些蜂蜜,这样喝起来不那么难喝,还能多喝一些,憋尿速度会快一些吧。我知道你很忙,时间宝贵。”见她如此得细心和周到,又听她这样关切的话语,我的鼻子突然感到一酸,眼角有些湿润,内心涌起一股暖流,对老人家的这份善意很是感动。
老妇人缓缓打开话匣。她说她是外地人,无儿无女,中年丧夫后独自一人来到这里。经人介绍,认识了后来的老伴儿。老伴儿的子女认为她是贪图财产才与老头儿结婚,极力反对这桩婚事。后来继子女就很少上门,但老两口生活的温馨幸福。谁知,两年前老伴儿突发心梗去世,继子女非说是她害死的,要将她撵出所住房屋,时不时上门无理取闹。当时老头儿刚去世不久,她正悲恸不已,继子女还把她告上了法庭,她举目无亲,万念俱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本来她也曾担心自己势单力薄,又没有钱聘请律师,而继子女的势力会不会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判。但内心里,她还是觉得法院应该是个说理的地方,抱着一线希望,也为了证明清白,她坚持着自己来应诉。她说,当时她想:如果案件结果不公正,大不了就一了百了。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耐心听她倾诉,安抚她的情绪,温和地给她析法讲法,为案件调解费尽心思,客观公正,让她觉得这个世间还是有公道在,有温情在。案件公正审结,她获得应得份额,也补偿了对方应得的份额,这使她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还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她遂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又鼓起生活下去的勇气。她说这些话时平静而和缓,仿佛在叙说着其他人的故事一般。
我很认真地听她说着,表面波澜不惊,但内心却早已如惊涛骇浪般,震惊不已!对我来说,这个案子仅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件普通工作而已,可对她而言,审判的结果却与她性命攸关。我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案件处理不当,会有怎样的后果。这让我深深反省:看似寥寥数页的那一纸判决,何止是一行行冰冷的文字,又何止是一个矛盾或纠纷的解决定论,有时候,还可能关乎一条鲜活的生命!那一刻,我第一次切身地感受到:法官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啊!同时,又深感司法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多么审慎都不为过!
看到老妇人如今平静而安逸的生活着,我的心很是欣慰。边听她叙说,边喝着这一大碗蜂蜜水,不知不觉,蜂蜜水已喝完。我的全身也热乎乎的了,仿佛有股甘甜的暖流自心底涌起,源源不断,浸润全身。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碗蜂蜜水,它代表着老妇人善良和感恩之心,更暗含着案件的当事人对我工作价值的肯定和褒奖!老妇人询问我要不要再喝一碗,我连忙道谢。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便起身与她告辞。
事情一晃就过去了很多年,但这一碗蜂蜜水,却一直安放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每当我因为工作劳累而抱怨,或不被当事人理解而感到委屈,或因工作遇到困局而迷茫、心生退意时……我总会想起那一碗蜂蜜水,它总会在我心底适时地散发出一丝丝甘甜,仿佛一剂强心针,又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滋养着我——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坚持法律信仰,坚守司法良知和法律底线,坚守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会时时提示我:每一个案件都有意义,每一天的工作虽平凡但亦伟大!
记忆中的那一碗蜂蜜水,既是对我的褒奖和肯定,更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它使我深感法官这个职业的神圣和价值所在!它时刻警醒着我,常怀爱民之心、为民之情,牢记作为一名法官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努力做到让老百姓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它让我坚信,个案折射出的公平、正义的光芒虽微小,但定会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汇集起来,终会光芒万丈!
(本文获“巾帼法官 铿锵玫瑰”主题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