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蜂蜜网 - 蜂蜜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蜂蜜含雌激素?土蜂蜜更安全?这组实验PK带你了解真相
K.biz | 商业搜索

蜂蜜含雌激素?土蜂蜜更安全?这组实验PK带你了解真相

信息来源:fengmi.biz   时间: 2023-10-25  浏览次数:16

  蜂蜜是人们喜爱的甜食。但近年来,关于蜂蜜的安全问题包括卫生问题、激素问题等,让人们在选购、食用之余不免担心:我买的蜂蜜能吃吗?为了深入了解蜂蜜,本期“食”话实说将通过两组实验,带大家了解下蜂蜜的相关问题。

  实验开始前,我们在超市购买了常见的5款蜂蜜,并在网络上买了3款“野生蜂蜜”,共8个批次,用于此次实验。

  实验一:蜂蜜中含有雌性激素吗?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蜂蜜中含有雌性激素,小朋友不能食用的“忠告”,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认识的某某小朋友,因为吃了蜂蜜,出现性早熟现象。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对购买的蜂蜜样品采用精密仪器进行检测,测试蜂蜜中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雌二醇、雌三醇等雌性激素的含量。快来看看实验结果如何?

  (表1-蜂蜜雌性激素检测指标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参与检测的蜂蜜均不含有检测的雌性激素。该检测中心负责人告诉我们,蜂蜜中并不含有雌性激素,小朋友吃多了容易早熟完全属于谣言。但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小朋友还是不宜过多食用。

  实验二:野生和土蜂蜜更安全?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蜂蜜产品都属于意蜂酿造的蜂蜜,意蜂也就是意大利品种的蜜蜂,其拥有产蜜高、繁殖迅速的特点。与之相对的中蜂,即中华蜜蜂,其蜂蜜大多被称为“野生蜂蜜”、“土蜂蜜”,相较意蜂蜜产量偏低。有消费者比较追捧野生蜂蜜、土蜂蜜,认为野生和土蜂蜜更好。让我们来看看意蜂酿造的蜂蜜与土蜂蜜的正面PK。

  这次PK主要的检测项目是毒素与微生物。其中毒素主要检测羟基马桑毒素、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这三种蜂蜜中的常见毒素,微生物项目主要检测菌落总数、霉菌计数、嗜渗酵母计数。

  (表2-蜂蜜毒素与微生物检测指标结果)

  本次网购的3批次蜂蜜均未检出3种常见的毒素,但有一批次网购的野生土蜂蜜中菌落总数超标。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小厂家在蜂蜜的采集、运输或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被微生物污染。想吃蜂蜜的亲们,最好还是到正规商场超市,无论是意蜂蜂蜜还是中蜂蜂蜜,购买正规大企业生产的蜂蜜安全系数更高。

  看完以上两个实验关于蜂蜜大家肯定还有其他想了解的本期“食”话实说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蜂蜜能排毒治便秘吗?

  蜂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蜂蜜对润肠通便也有一定帮助。首先,蜂蜜中含有一定的消化酶、酯化酶、淀粉酶等活性物质,淀粉酶则能催化水解食物中摄入的淀粉,而消化酶也能起到对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作用,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其次,蜂蜜中的维生素B1、脂肪酸、乙酰胆碱以及多种矿物质等成分能促使胃肠道快速蠕动和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除此之外,蜂蜜本身也是一种胃肠道润滑剂,可以帮助润肠通便。

  但是如果食用不当,则不是润肠通便,而是引起腹泻。蜂蜜中含有大量果糖,对于果糖不耐受的人,食用后会出现腹泻现象,尤其空腹食用更为明显。另外,如果食用了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蜂蜜,也会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腹泻。所以消费者一定要认清润肠通便与腹泻的区别。

  二、怎么判断蜂蜜变质呢?

  一是品尝味道。新鲜的蜂蜜味道甘甜,只有很轻微的酸味,但蜂蜜变质后,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食用时酸味很重。二是看外观。蜂蜜变质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乙醇,此时蜂蜜中就会出现大量气泡,如果蜂蜜是密封的,就会出现胀瓶现象,甚至炸裂。

  三、哪些人不宜使用蜂蜜呢?

  患有一些疾病的人不宜食用蜂蜜。如患有肝硬化、感冒、痛风的患者。肝硬化患者食用蜂蜜会大大增加肝脏的纤维化功能,促使病情加重;感冒的人不宜食用是因为常用感冒药中含有一种叫乙酰氨基酚的物质,这种物质一旦遇到蜂蜜就会大大降低其耐药性;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果糖,摄入过多的果糖物质会导致人体内的血尿酸度、血糖浓度大幅度提升,所以痛风和糖尿病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

  另外,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婴儿由于肠道菌群并不完备,肠胃功能、肝脏解毒功能都很弱,而蜂蜜在制作、运输、保存中容易受到感染,婴儿食用可能会导致过敏、腹泻等后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蜂蜜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