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新闻热线13019984321
一条条乡间小路整洁通畅,一座座农家小院瓜果飘香,一面面文化墙崭新绚丽,一个个垃圾桶摆放整齐……近年来,西蜂蜜沟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西蜂蜜沟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袤乡村由此实现华丽蝶变。
西蜂蜜沟村位于连山区寺儿堡镇,村内交通便利,省级公路“葫六线”沿村而过、乡级公路“葫水线”贯穿整村。多年来,西蜂蜜沟村通过规范党建工作、招商引资、生活垃圾处理、推进厕所革命、绿化环境、硬化路面、亮化街道等综合整治手段,让村庄旧貌换新颜。
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如今农村厕所也成为村庄颜值的“加分项”。为了美化农村环境,西蜂蜜沟村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开展厕所革命,“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进行厕所改造,历时三年,如今已修建无害化厕所343户。”西蜂蜜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哲自豪地介绍。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系统推进,不光村民自己家里厕所的问题得到解决,村里的村容村貌也正在发生变化。2018年,西蜂蜜沟村被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村,“我们村实行"两户两桶"新办法,就是在每两户中间设立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一对,建立了一处垃圾分拣房、一座垃圾处理厂,还购买了一辆垃圾车,实现了村屯路边无垃圾、无杂草、无柴草垛。”
西蜂蜜沟村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新铺设水泥路面10.6公里,实现全村道路水泥路面“全覆盖”。在“葫六线”两侧修建文化墙400余米,安装79盏路灯,绿化景观栽树7000余棵,乡村环境呈现美好画卷。
招商引资推动乡村振兴
“过去,西蜂蜜沟村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谈到过去,西蜂蜜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哲感慨地介绍。1993年,王文哲为村里招来西蜂合金厂,为村民带来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和可观的经济收入,时至今日,合金厂已成为连山区的百强企业。此外,村内泳装厂产品远销国内外,数家豆腐作坊豆腐鲜嫩可口,打造口碑化、品牌化,大北农大型养猪厂年产一百万头,都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亮丽的底色。
“咱们村一共有三个屯,现在咱们在的这个屯是咱们村最大的屯,有400多户,这400多户已经有380户左右有了小轿车。另外,村里大大小小的农机数不胜数,电脑、空调这些过去不敢想的电器也在逐渐增多。”西蜂蜜沟村会计王敏介绍到。在村党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西蜂蜜沟村过去的29户贫困户,如今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法治建设稳定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法治建设是乡村治理重要一环。西蜂蜜沟村始终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为全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基础环境。
“我们村聘请了市公安局法制宣传科警官到村委会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讲解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消费欺诈等,还举办了“扫黑除恶、弘扬正气”专题汇演,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宣传扫黑除恶,中间还穿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有奖问答环节,以更接地气、更直观的形式,将扫黑除恶宣传深入人心。”王文哲说。“此外,我们还设立了村级矛盾调处化解小组,并由村干部包干到户,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有效防止越级上访情况发生,促进村民关系更加和谐。”
文化建设营造幸福乡村
为了更好地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西蜂蜜沟村早在十年前就建立了文化活动广场。“刚开始村民不理解,觉得农民就是种地,跳什么广场舞,但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每天晚上咱们广场都有村民过来跳广场舞了。”王文哲介绍到。
西蜂蜜沟村文化广场不仅拥有栈道、凉亭,还为村里的小朋友们修建了“儿童乐园”,娱乐设施齐全,多次搭建舞台举办广场舞比赛、更有戏剧团等演出。“七一的时候,咱们村民还自己编排了一场晚会呢。”王文哲补充到。
西蜂蜜沟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为村民打开了一片生活天地,搭建起了一个精神平台,这里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村风、民风,增添了村民的自豪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乡村治理的道路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一个个不同的起点。相信通过多方合力、多措并举,一个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将像西蜂蜜沟村一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全面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助力“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主编:王岩编辑:李海洋、潘笑怡、沈焕平